疫苗冷鏈可實現全程實時監控
上傳日期:2013-10-10 16:06:01 瀏覽次數:6284 次
“10月9日9時58分23秒,某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號冰箱溫度預警,當前溫度為8.2攝氏度,門限溫度為2.0攝氏度到8.0攝氏度。”登陸北京市順義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疫苗冷鏈全程實時監控管理系統,類似的警示信息可以實時看到。工作人員解釋說,當天是各預防接種點打疫苗的日子,頻繁開冰箱門取疫苗會導致冰箱內溫度升高,監控系統報警次數也就多了。幾分鐘后,系統提示該冰箱“溫度從預警狀態恢復正常,當前溫度為5.6攝氏度”。
10月9日,北京市衛生局、疾控中心向媒體展示了該市順義區政府投資70余萬元試點建立的疫苗冷鏈全程實時監控管理系統。此前,疫苗從企業出廠到市級疫苗儲存點再到預防接種門診,已經實現了冷鏈無縫實時監控。但是疫苗配送到各接種門診后,儲存疫苗的冰箱內溫度是由人工定時觀測記錄,在夜間等特殊時間段,如果冰箱制冷出現問題很難被及時發現,會影響疫苗的質量和接種安全。
此次試點將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引入疫苗冷鏈監測系統中,溫度測量設備每分鐘記錄一次冰箱內溫度,通過無線傳輸系統實時上傳到網絡服務器,順義區疾控中心和接種單位人員在任何一個可以登陸互聯網的終端,例如電腦、手機等,都可以實時看到數據。如果冰箱溫度異常情況持續1個小時,超溫報警信息將自動發送到接種單位相關負責人的手機上;問題2個小時未解決,報警信息將發送到順義區疾控中心人員的手機上。該監測系統還優化了溫控記錄的可回溯性,一旦發生爭議,可隨時調用記錄予以查證。
北京市疾控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該系統讓疫苗的冷鏈管理真正做到從出廠、運輸、儲存到最后接種的每一個環節都在冷鏈的實時保護下,可以隨時回溯。北京市計劃明年年底前在全市各區(縣)推廣使用該系統。(來源: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