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中醫藥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中醫藥走向世界的步伐也在進一步加快。目前,中醫藥已傳播到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許多國家明確了中醫藥的法律地位,將中醫藥納入醫療保險范疇,部分國家成立了專門的中醫藥管理機構,中醫診所、針灸中心已成為許多國家提供傳統醫藥服務的主要模式和場所。
但與此同時,中醫藥在國際化的過程中也面臨著不少的困難和問題。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司司長王笑頻女士在接受本網記者專訪時表示,許多國家對中醫藥進入國際市場設置政策性和技術性壁壘,中醫藥科技支撐能力、人才隊伍建設和中藥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薄弱等因素,制約了中醫藥全面地走向世界:“我們服務的同樣是人群的健康,同樣面對的是醫療市場,有一些國家認為是不是你來侵占我這個市場了?所以對我們有些防范,還有很多政策和技術上的壁壘。另外,我們自身國際化的實力還有待提高,我們走向世界的人才很短缺,還有我們自身在事業發展當中在科技創新的方面、在我們的產業面向國際市場的時候我們自己的實力還不夠。”
王笑頻說,面對這些困難與挑戰,中國將加強與相關國際組織和外國政府間的合作,不斷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的發展,鼓勵一些中藥企業走出去。與此同時,利用多邊的合作平臺,推動中醫藥國際標準的制定取得突破。她說:“我們增加和政府合作,利用多邊的平臺,建立一些政府間的高層對話機制,制定一些符合中醫發展規律的法律法規,包括標準。另外我們還要和一些重要國際組織,比如國際標準化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合作制定重要的技術標準,保證中醫藥更加高質量高水平,又能可持續發展,并走向世界?!?/FONT>
今天舉行的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也進一步提出,今年,中國將深化多邊合作,密切與世界衛生組織的聯系,推動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同時加強與歐盟、東盟、上合組織等組織的交流與合作,推進中醫藥國際標準工作。
據介紹,除了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之外,中國還全力推進中醫藥國內標準化的發展。比如去年,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就組織中華中醫藥學會制定發布了195項中醫藥的標準。今年還將繼續提升標準制訂和修訂的質量,加強標準的推廣和應用,更好地確保中醫藥的質量。
當前,隨著中醫藥在國內受到老百姓的普遍歡迎,越來越多社會力量開始進入中醫養生保健領域。對此,國家中醫藥局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副司長麻穎先生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為了進一步規范這些中醫養生保健行為,國家中醫藥局正在進行試點,并將適時出臺相應的制度規范:“因為很多養生保健是一種社會行為,只要他用中醫的理論,中醫的技術,我們就要開始監管?,F在有關政策法規還沒有出臺,但是正在進行試點,我們局有一些相應的規定是暫行規定,正在試行,如果試行符合實際,要進一步推廣,將來就有可能出臺關于養生保健方面的制度規范,這樣可以從制度建設、人員準入、技術應用等方面對養生保健市場進行監管。”(轉自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