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激勵支撐“G20”二期工程目標實現
據權威數據統計,北京市醫藥產業規模2012年已突破1000億元,成為北京新增千億級規模產業。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官員在去年底召開的第十六屆北京國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上透露,預計“十二五 ”末,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銷售收入將增至18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20%以上,“G20”企業從50家增長到70家。作為市政府重點工作之一,“G20工程”二期工程現已啟動。今后三年,北京市每年將投入不低于5億元支持生物醫藥領域重大科技成果的研發、轉化及產業化項目。金融激勵試點方案的實施,促進科技與金融結合,有力推動行業發展。
“金融激勵試點方案”實施三年來,充分體現了“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的作用。隨著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對北京生物醫藥產業投入的不斷加大,必將有力地支撐“G20”二期工程1800億元目標的實現。
三年新增貸破100億支持企業260余家
據了解,2012年“金融激勵試點方案”的實施進一步加大了試點金融機構對生物醫藥企業的支持力度,工商銀行 、北京銀行等11家試點商業銀行(行情 專區)全年為90余家北京生物醫藥企業發放貸款42.6億元,貸款額較方案啟動前(2009年9.6億元)增長達四倍,與2011年同期相比增長近30%。
在“金融激勵試點方案”的持續推動下,2010-2012年三年累計貸款總額突破100億元,先后支持生物醫藥企業260余家。同時,“北京醫藥板塊”上市企業增加到21家,其中創業板上市企業已達7家,居全國第二位。
三年來,一批“G20”企業的重點項目得到了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其中同仁堂集團、天壇生物、雙鶴藥業、萬東醫療、紫竹藥業、納通醫療、康辰醫藥等21家“G20”企業累計獲得貸款45.1億元。
小企融資難題緩解重點產業項目推進
針對生物醫藥領域創新型小微企業融資難上加難的問題,2012年“金融激勵試點方案”積極調整,加大了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貸款的風險補貼權重并設立小微企業直接貸款獎勵,推動了浦發銀行 、交通銀行等試點機構積極探索“投擔貸一體化”金融創新服務,為65家生物醫藥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小微企業43家)提供貸款187筆,總額近10億元,同比增長近70%,小微企業平均貸款額達到302萬元;珅奧基、萬瑞飛鴻等27家小微企業獲得貸款獎勵逾300萬元,有效緩解了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本市把“服務生物醫藥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列為重點工作,圍繞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瓶頸,與各區縣、產業相關部門聯動,加大對中小企業的培育,共同營造和完善支撐中小企業發展環境。
“金融激勵試點方案”實施三年來,生物醫藥企業貸款額突破百億,支持人二倍體細胞新型狂犬疫苗產業基地、新一代長效胰島素產業基地等11個重點產業化基地建設,預計可新增產值超過100億元。(轉自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