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共收到抗感染藥的不良反應/事件報告48萬余份,其中嚴重報告1.8萬余份,占3.7%。與2011年相比,抗感染藥的報告數量增長29.5%,嚴重報告數量增長33.6%,但均低于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數據總體報告的增長率。
按藥品類別統計,報告例次數排名前5位的抗生素藥物依次是頭孢菌素類、喹諾酮類、大環內酯類、青霉素類、硝基咪唑類。按品種統計,嚴重報告例次數排名前10位的品種依次為:頭孢曲松、左氧氟沙星、青霉素G、頭孢哌酮舒巴坦、克林霉素、頭孢呋辛、阿奇霉素、頭孢噻肟、利福平、炎琥寧。
隨著2012年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數量的整體增長,抗感染藥的報告數量也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低于2012年總體報告的增長水平。2012年,衛生部發布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加強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限制了抗菌藥物的使用比例,感染藥物的報告數量占總體報告數量的比例也較2011年明顯下降。
另外一類值得注意的藥物是中藥注射液。2012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共收到14個大類中藥注射劑報告10.3萬例次,其中嚴重報告5500余例次,占5.3%。與2011年相比,中藥注射劑報告數量同比增長58.2%,高于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數據總體報告增長率。
2012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收到的嚴重報告中,中成藥例次數排名前20位的均為中藥注射劑。中藥注射劑嚴重報告例次數排名前10位的品種依次為:清開靈注射劑、參麥注射劑、雙黃連注射劑、血塞通注射劑、丹參注射劑、香丹注射劑、生脈注射劑、血栓通注射劑、脈絡寧注射劑、黃芪注射劑。
從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的患者用藥情況看,中藥注射劑與其他藥品聯合使用現象較為普遍,且有可能增加安全風險,提示臨床使用中應謹慎聯合用藥,并加強對患者的不良反應監護。(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