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毒如何“劫持”人體免疫細胞
上傳日期:2014-01-24 09:19:44 瀏覽次數:6979 次
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課題組,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Vif)的結構,闡明了Vif如何“劫持”人免疫細胞的分子機制,為研制全新艾滋病藥物提供了結構基礎。相關論文日前在《自然》雜志上在線發表。
艾滋病病毒猶如一把鎖,其內部結構如何,始終困擾著廣大學者。在艾滋病病毒的9大基因中,Vif是其毒力因子,可以視為針對人類進化而生的,作用就是在人體免疫細胞內進行病毒生成和復制。30多年來,人類對艾滋病一直缺少有效療法,關鍵在于Vif自身或其功能性復合物的原子水平結構圖未被解析和繪出。“換句話解釋,艾滋病病毒Vif通過‘劫持’人免疫細胞內蛋白降解系統來弱化人免疫細胞,從而逃避免疫細胞對艾滋病病毒的識別和防御?!秉S志偉說。
黃志偉課題組的研究自2012年7月開始,在1年多的時間里,他們弄清了Vif五元復合物結構,顯示出Vif結構自身形成與目前所有已知蛋白結構不一樣的折疊,同時揭示了Vif如何“劫持”人CBF-β以及CUL5 E3連接酶復合物的分子機制。
黃志偉說,揭示Vif的結構為未來艾滋病治療從雞尾酒式的混合用藥方式,轉向研制靶向治療藥物提供了一個新思路。目前,黃志偉課題組正在和國內相關高校實驗室密切合作,進行艾滋病新藥的研發和攻關。 (來源:健康報)
艾滋病病毒猶如一把鎖,其內部結構如何,始終困擾著廣大學者。在艾滋病病毒的9大基因中,Vif是其毒力因子,可以視為針對人類進化而生的,作用就是在人體免疫細胞內進行病毒生成和復制。30多年來,人類對艾滋病一直缺少有效療法,關鍵在于Vif自身或其功能性復合物的原子水平結構圖未被解析和繪出。“換句話解釋,艾滋病病毒Vif通過‘劫持’人免疫細胞內蛋白降解系統來弱化人免疫細胞,從而逃避免疫細胞對艾滋病病毒的識別和防御?!秉S志偉說。
黃志偉課題組的研究自2012年7月開始,在1年多的時間里,他們弄清了Vif五元復合物結構,顯示出Vif結構自身形成與目前所有已知蛋白結構不一樣的折疊,同時揭示了Vif如何“劫持”人CBF-β以及CUL5 E3連接酶復合物的分子機制。
黃志偉說,揭示Vif的結構為未來艾滋病治療從雞尾酒式的混合用藥方式,轉向研制靶向治療藥物提供了一個新思路。目前,黃志偉課題組正在和國內相關高校實驗室密切合作,進行艾滋病新藥的研發和攻關。 (來源:健康報)